太子也仍然信任江充,极力为江充开脱。张印孤立。
张印以离间宫庭罪被押天牢。
江充欲在牢中害死张印。但狱卒蒯忠故意撤下毒药,让张印装死。
狱方报告汉武帝张印毙命。汉武帝深为失悔,经过反复思考,他认为张印所判事实无误。他闻言大惊,急忙赶到天牢。才发现张印安然无恙。
汉武帝恢复张印官职。并觉得太子蒙冤,对不起儿子,又恢复了太子的尊号。
然而,父子的裂痕已形成了。
汉武帝下令举办盛大婚礼,欲盖弥彰。
太子和祁连经过这一次洗礼,爱情成熟。
李汉衷心祝贺,尽管他未能和祁连如愿成为一家。
钩戈夫人失望。江充要他等待时机。
“仙人”李长生也是江充一伙。装神弄鬼,扬言为汉武帝求不死之药。这正中汉武帝下怀。
汉武帝命在宫中修建三仙岛模型,大兴土木,又是一番劳民伤财。
太子欲向汉武帝劝谏:世无不死之人。卫子夫急忙劝阻,甚至和儿子动了声色:难道你不希望父皇真的万岁吗?
太子毅然上奏,汉武帝不悦。
钩戈夫人受江充授意,挑唆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不希望皇帝长生不老的。汉武帝追问。钩戈夫人要他自己去想。
汉武帝意识到是太子。皇帝不老,太子永远也做不成皇帝!
汉武帝向祁连倾诉自己苦心:四边未靖,西南东南都还没有归回大汉版图。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不能让天不假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后世儿孙啊。
祁连转告太子。太子仍不以为然。
太子问计于张印。张印却认为不劝为佳。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他要太子注意和父皇搞好关系,勿生芥蒂。太子则认为汉武帝是自己的父亲,有什么芥蒂?
西南久征不下,汉武帝只好让季安世收兵,且待国富民强,再行征伐。
李长生胡说,钩戈宫有天子气,贵不可言。钩戈大喜,重赏李长生。汉武帝听了也暗暗欢喜,但嘱李长生不要泄露“天机”。
李长生说东方有大木,宜于采伐,供应修建宫室之需。
汉武帝派张印为使者,前往监督采木。
张印一路上看到百姓不堪驱役,甚为疾苦,十分痛心。
千辛万苦,采来巨木,又要修造道路,千里运输。
途经黄河,夸子湾决口,百姓流离失所。报警文书,都被江充扣下,以免影响武帝求仙。
武帝净闭求仙人降不死药,一连多日,不见群臣。黄河之警,无路可达天听。
就连钩戈夫人都多日不见汉武帝召幸,埋怨江充。
张印路过夸子湾,毅然矫旨,开放官仓,以工代赈,组织难民,堵塞决口。他还把运来用作建筑宫室的巨木,投入水中堵口。
司马相如、卜石头闻知,弹劾张印,借机报复。
江充正好大作文章。
汉武帝白白闭关多日,并没有得到仙药。正在气恼。
李长生解释为用心不诚。君诚臣不诚。恰好司马相如等人弹章已到,张印私自将修建三仙岛的巨木投诸黄河,这还了得?汉武帝把求药不得的罪过,记在张印身上!
汉武帝派出江充为“绣衣使者”,等往黄河,就地处斩张印。
张印在生死关头,仍坚持治水防川。要求江充等合龙之后再斩他的人头。江充不允,激起民愤,围攻捕者。
江充张大其词,向汉武帝报告张印挑动民变。
汉武帝震怒,命李汉、季擒虎前往镇压。
李汉、季擒虎率兵赶到,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同情张印,要张印逃走。
但张印不走,表示黄河不靖,张印不走。
李汉、季擒虎也命令官兵参加堵水。并报告汉武帝。
汉武帝半信半疑,让李长生预测灾患。李长生却说四海升平。
太子要求替皇帝前往黄河,鼓励军民。
汉武帝不允。
但汉武帝仍不能释怀,连夜难眠。
秋婵得知张印被罪,急忙来找卫子夫。她们向汉武帝说明张印身世。
汉武帝大惊,秘密传来太子,轻装简从,以平阳侯名义出城,赶往黄河。
黄水滔滔,一望无际。汉武帝被深深震撼。他原谅了张印,并和军民们一起背起柴草木石,堵口治河。
他又下令:随驾的文武大臣,不论职务高低,一律肩扛身背,参与治河。司马相如、卜石头愁眉不展,只得一起上河工。
黄河上下,到处高呼万岁。
张印告诉汉武帝:百姓由衷呼万岁,才是向天乞福。比求仙管用得多!
汉武帝以宝物投入黄河,祭奠河神──也就是曾为他献身的姐丈、平阳公主的前夫曹寿。
夸子湾合龙,黄河入海。
汉武帝诗兴大发,作《夸子湾歌》。军民合唱,极为壮观。
汉武帝要封张印做廷尉,子承父业。张印表示自己不愿做父亲做过的官。母亲鉴于张固之死,发誓不许儿子求官。现在他已经违背母命了。所以,他不能作官,只能作事。
他要求皇帝将他留在黄河边,管理河工。
江充见风转舵,夸奖张印。并奉承他将来官高一品,贵不可言。张印充耳不闻。
江充又生一计。李长生献上仙药。要求皇帝长吃三年,必有奇效。
卫子夫苦谏不可轻用。汉武帝求仙心切,立刻下令服用。
太子爱护父亲,先将仙药抢到吃下。
汉武帝惊怒。太子说,既然是不死之药,父皇无法处死我。如果真能处死,证明不是不死之药。
江充、李长生大窘,只好反过来替太子求情。
汉武帝余怒未息,将太子赶出皇宫。不获传召,不得相见。并将太子罚到黄河,交给张印发落。
李汉自愿随太子前来。
张印把太子只当普通士兵使用,粗茶淡饭,一视同仁。李汉不平,责问张印。张印冷笑:这里只有士兵,没有太子!
太子咬牙受苦。日久天长,方理解张印的苦心。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和养尊处优的日子何啻天壤之别。他开始换了一角度看世界了。
张印和他倾心交谈。张印揭露江充野心。担心江充乱朝。太子尚半信半疑。张印启发他认识江充的作为。和当年的东方朔大相径庭,可见并非东方朔弟子,是也是叛逆!
东方朔淡泊名利,而江充则是名利之徒。
太子保留意见。不信江充是奸臣。
汉武帝迷上了求仙。李长生大受恩宠。重赏连连,还封了将军。
李长生得陇望蜀,要求赐婚,以结仙缘。他看上了卫长公主。
汉武帝决定舍出女儿,笼络“仙人”。
卫子夫大惊,苦谏丈夫。汉武帝一意孤行。
卫长公主坚决不嫁李长生,提醒父皇已经把她许配金童了。汉武帝却认为改变决定是皇帝的权力。谁也不能违抗。皇权神与,天人合一。抗旨就是抗天,必遭天诛!
卫长公主偷偷找到金童,要和他一起逃走。
金童不敢违抗汉武帝,因为乌孙的天马和当地马群结合,尚未下出马驹来呢。他要等马驹出生才做定夺。
卫长公主大失所望。
祁连忙向太子告变。
太子不顾张印劝阻,飞马赶回长安。求见父皇。但汉武帝拒而不见。
他求见母后,也不可得。
咫尺宫墙,竟成天涯。
太子召集李汉、季擒虎等布衣兄弟,要他们营救公主。他们一起去马监责备金童。
金童自公主走后,十分失悔,痛不欲生。
他们合计,中途劫婚轿,然后带公主逃走。
季安世奉命送亲。太子等中途劫路。季安世不准。太子苦苦恳求。
季安世和季擒虎父子兵刃相见。季安世同情公主,故意落败。不想轿子居然是空轿,连季安世都被蒙在鼓里!
此时,卫长公主已被逼与李长生拜了天地。
江充以此激怒太子,想让太子做出冲动事情,激怒皇帝。
太子带李汉、季擒虎、祁连等人闯宫,被伏兵擒获。汉武帝出面喝止,太子等只好束手。
汉武帝训斥他们少不更事。李汉、祁连顶撞。汉武大怒,将他们押入天牢。
天牢里,弟兄们唉声叹气,指责金童为什么不早和公主生米做成熟饭?等马驹子下了,公主也会怀上李长生的儿子了!
秋婵索要女儿,并为太子等人向“亲家翁”汉武帝求情。告诉他祁连已有身孕,那是汉武帝的孙辈啊。如有三长两短,悔之晚矣!
汉武帝则说,只待洞房花烛之后,即将他们释放。
秋婵和卫子夫为公主命运深深叹息,却无可奈何。
李长生醉入洞房,正要享受驸马艳福。不意公主早有布置,反而将他捆绑。以剑相逼。告诉他,我不能违抗父命,但是可以选择睡觉的方法。今后只要李长生敢进卧室,就是这样过夜!
李长生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