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孙天生在实施他雄心勃勃的大举措过程中,遇到了几个难以逾越的障碍。第一个障碍:他目前还很难取得杜森教授的信任,在享誉中外的大农业科学家杜森教授的眼睛里,孙天生不过是一个有小聪明的农村基层干部而已,他懂什么高科技农业?懂什么新型大农场主?懂什么发展中国特色的大农业?!因此孙天生要想把杜教授的转基因优质强筋小麦的种植和经销专利拿到手,必须先要赢得杜教授的信任,而要赢得杜教授的信任,孙天生就必须脱胎换骨,使自己在杜教授的眼里,真正成为一名目光远大有现代人思维理念和管理手段的中国农村新一代管理者,他才有资格和世界级的大农业科学家杜森教授谈论以上那些话题。
孙天生遇到的第二个障碍:他必须联合毗邻的几个村落,大面积耕种转基因优质强筋小麦,他一方面要说服已经承包土地的大量散在农户,更为重要的还要取得各行政村基层干部的理解和支持,而他遇到的头一个对手就是冤家对头刘逵!状元村和凤凰村地挨地垄接垄,状元村这一关过不去,孙天生设想的大面积耕种转基因优质强筋水麦的宏伟设想,就好像一张建筑图纸挂在墙上,永远都不能变成高楼大厦。偏偏这个状元村的一把手又是和他斗了十几年几乎断绝亲戚关系的二姐夫!
孙天生遇到的第三个障碍: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性格基因,他虽然比刘逵和石福有文化,但他毕竟是那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农民,那种几千年来由于自然经济而生发出来的劣根性,那种根深蒂固因袭传承下来的农民狭隘意识,动辄就满足的抱残守缺意识,只盯住鼻子底下的患得患失意识,都不可避免地在他的性格光谱上折射出来。于是从一开始,孙天生就和刘逵卷入一场尖锐的性格较量。最典型的情节表现在退休老乡长段海山在儿子段国强结婚之前举办的酒宴上,孙天生和刘逵针尖对麦芒,通过喝酒赛歌以及其他表面上看去无关紧要的手段,凸显两个人的性格特征。随后又有农民田径运动会,选举参加出席省政府举办的WTO培训班和出国基层干部代表等等,把孙天生和刘逵的予盾,凤凰村和状元村的予盾,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非常有趣的是,在孙天生和刘逵的矛盾冲突中,石福看上去不偏不倚置身局外,其实他从一开始就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卷入这场中国北方农民的性格大战中。石福最初的确想坐山观虎斗,但他不想从中坐收渔人之利,他只是奉行自己的中庸原则,不强出头甘居落后图个安逸罢了,但很快他就被时代浪潮卷到漩涡之中光荣村的村民不想永远贫穷落后,石福自己毕竟也有想改变现状的潜意识要求,于是他开始在大连襟和三连襟的角逐中寻找机会,企图左右逢源。他很想踩在中间的跷跷板上影响两头的起落,从而给贫穷的光荣村带来经济利益。他这种性格特征不但在孙天生和刘逵性格冲突的画板上,涂抹了非常浓重有趣的一笔,也使三个连襟之间的戏剧纠葛越来越有声有色,终于构成了长篇电视连续剧《三连襟》的基本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