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爷等帝党大臣见太后病重,无不欢欣,背地里额手相庆。而后党可就坐不住了,纷纷秦太医询问如何才能治好慈禧太后的病症。
靖王爷叮嘱用不着认真给慈禧太后瞧病,但是喜来乐心里没有什么帝党、后党之分,毕竟自己是当郎中的,对待每一个病人都必须以天地良心对待。他细心给太后治病。
于是秦太医和众大臣就看到了令他们目瞪口呆的一幕:后花园里,假山石边,太后频频给喜来乐深鞠躬,这令他们惊骇不已—— 但其实喜来乐是教给太后如何猫腰叩肾自疗……
喜来乐给太后开出的偏方,并不寻常,他要太后学农村老太太,去拾一天粪。一整天在路上走,不停哈腰拾粪,就间接达到了叩肾的目的,而且喜来乐建议太后放下忧虑,跟农妇互换一天身份,这让太后颇感新鲜。她就依喜来乐所说,果然扮作农妇,走出都督府大门。她这一走不要紧,后党整个乱了营,大家议论纷纷……
太后拾了一天粪,身子骨虽然累,但是脑子轻松了许多。当晚喝下喜来乐的汤药,睡觉十分香甜。转天精神头特别足。秦太医呈上汤药,她挥手叫撤了。让秦太医十分尴尬。
就这么过了些日子,渐渐,慈禧太后白了的头发也开始黑起来。太后大喜,从此太后只用喜来乐的方子。
这之后,喜来乐更是给太后安排了割韭菜、拾柴火等“疗程”,平日里操理国事,身心憔悴,哪有这等清闲消遣。太后逐渐从贫民百姓的日子里咂摸出点味来,她颇为贪恋这凡人之福,心说就这样终老也是不错。头发也都变黑了,心情也大见好。
京城局势波诡云谲,各国的洋鬼子们该捞的都捞足了,得病的也越来越多。撤军的意向越来越明显。而且他们发觉北京、天津这么大的地方,着实不好管理,因此急需清政府回去收拾烂摊子。一听说洋鬼子们要撤军,孟庆和慌了神,他这两年尽心尽力伺候洋鬼子兵横发了国难财。他担心朝廷一回来自己就可能被当做汉奸杀头。他心生一计……
这天,孟庆和带着大车队千里迢迢来了西安,带来了很多京城的用物。太后一时高兴,对孟庆和封官许愿。
有情报传洋人人马火速西犯,传闻是要劫皇上回京城。后党一时鼓噪大乱,帝党暗中摩拳擦掌。太后也明白过味来,如今进是生退是死,什么兼有,什么凡俗之福,压根顾不上了。
孟庆和因为洋鬼子打探消息,靖王爷骂他是奸细,就要杀。孟庆和拿出八国护照来,我可不光是大清国子民,我还是英吉利、大日本、法兰西、德意志、美利坚等等等等国的公民,你们不能杀我!结果被靖王爷一把抓过护照撕碎,告诉你,大清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孟庆和傻了眼,被押往死牢等秋后处斩。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关键时刻孟庆和用他黑心赚来的钱通过李莲英买回一条命……
太后老佛爷思前想后,总算一咬牙,洋人的条件照单全收,定了《辛丑条约》,赔了几万万两银子的款,杀了若干主战派大臣,终于换来洋鬼子撤军的承诺,这就要打道回北京。
见太后和皇上都要起驾回京,喜来乐以为差役总算服完,这下可以和赛西施、金山娇一道归隐田园。可是事情没那么简单,袁世凯发电报向太后表忠心,愿意亲自迎接太后老佛爷和皇上回驾。太后便差遣田魁、喜来乐去探一探袁世凯的虚实。喜来乐负责给袁世凯看病,而田魁则负责察言观色,打探情报。喜来乐对此是毫不知情,只得跟随田魁就上了路,结果这一去,差点惹出杀身大祸来……
袁世凯何等人也?田魁和喜来乐一到,他就瞧出这是最高层派来试探自己的,但是他就是闹不明白两个人到底是太后派来的呢?还是皇上派来的?袁世凯的确也在暗暗权衡皇上和太后的比重,琢磨自己到底是跟掌握实权的但已经年迈的太后老佛爷呢?还是跟着未来可能掌实权的皇上?喜来乐从袁世凯的脉象上,推断出袁世凯犹豫不决、左摇右摆的心态。袁世凯被道破心思,起了杀心,几乎要了喜来乐的脑袋。田魁看到袁世凯手握重兵,日后必定是个要紧的人物,就有心要跟袁世凯套上一层关系,他拿话暗点袁世凯,自己是慈禧太后派来摸底的。还告诉他,皇上对他是恨之入骨。袁世凯很是感激田魁,因此袁世凯从此死心塌地忠于太后。
田魁回去向太后汇报此行经过,禀报袁世凯忠诚可靠,于是太后和皇上顺顺当当一路东行,回到了京城。
太后重整朝纲,要推行一系列新政。喜来乐护驾有功,被任命为太医院的副院长,跟秦太医平起平坐。喜来乐压根不喜欢当官,怕受束缚,遂坚辞不受。想尽一切办法,太后终于放喜来乐毁了沧州老家。
喜来乐一家回了沧州了,一笑堂和酒楼对门营业,看似是皆大欢喜,家庭的矛盾转眼就来,矛盾就来自于赛西施未能生养,喜来乐治得了天下的奇难杂症,却就是不能得个一儿半女。连靖王爷都说,你治病,太厉害,这是窥破鬼神之密,难免这上头会有缺憾。喜来乐不肯服输,研究生子良方,屡不管用。
关键时刻,赛西施试制新菜“雪山狮子头”,不料酿出食物中毒风波,所有中毒的食客,都到喜来乐的一笑堂来诊病,喜来乐观察病人,下手配药,给每个人口服三斤仙人掌,病人们先是恢复如初,突然又上吐下泻,浑身都绿了,眼看性命不保。喜来乐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