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雷的死,反而成了窝阔台内疚的一块心病,令他的病越来越沉重。托雷死前想看到忽必烈于察必结为夫妻,察必就带着她的奴仆回回人阿合马一同来到了忽必烈身边。托雷一死,以蒙哥为首的众兄弟都要起兵造反。而脱列哥那早就设下圈套,只等蒙哥他们造反,就能将托雷一系斩草除根--她早已联系好了各个汗国首领,就要逼托雷系的军队造反,便有理由斩草除根。紧急关头,冷静的忽必烈和聪慧的母亲贴尼按住大家的情绪,提出此时应该顺势离开脱列哥那势力范围,韬光养晦,积攒实力。
脱列哥那见忽必烈等众兄弟没有上当,便要以各种借口剥夺他们的兵权。蒙哥等一直以来带兵打仗的猛将无法接受,又欲起兵。帖尼和忽必烈又一次劝阻了大家,忽必烈富有远见地提出反而要将精兵给脱列哥那,因为这样,是用敌人的粮食供养自己的军队。蒙哥虽然同意了忽必烈的意见,但心中依然有了一个疙瘩。
此时贴尼借拖雷之死为借口向内疚的窝阔台要了一块小小的土地,在这块小土地上,实行了自己认为可以治国的法律。而后,脱列哥那将忽必烈等人贬去边疆,忽必烈离开了自己长大的家乡。临行之前脱列哥那借机把云林安插在了忽必烈身边。
野心越来越大的脱列哥那在窝阔台重病期间,尝到了权利的甜头,她再也等不及窝阔台自己咽气,下毒手害死了窝阔台大汗,自己当起了监国。她不断给自己的儿子贵由画饼,精明的贵由看出了母亲想独霸大权的意图,母子关系微妙起来。
被贬边疆的忽必烈听取了察必和自己母亲帖尼的意见,隐去锋芒,搜罗门客,积攒力量。这期间,刘秉忠、郝经、姚枢等一大批日后为忽必烈立下大功的谋臣都聚集到了忽必烈身边。 当上监国的脱列哥那正好相反,她任人唯亲,除去有才能的大臣武将,重用一些善于虚溜拍马的小人,一时间,汗廷上下暗潮汹涌,批评之声日盛。掌握大权的脱列哥那还是放不下忽必烈这块心病,想将忽必烈身边对他帮助极大的帖尼先行除去,想出了让自己儿子贵由娶帖尼的毒计。
这条消息让所有人不知所措。而成吉思汗的心腹大臣,大智者耶律楚材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留下了破解这个计策的办法,帮助帖尼渡过难关。
脱列哥那的所作所为让她的儿子贵由无法容忍,终于逼宫,让脱列哥那结束了自己荒唐的监国生涯。在推举新任大汗之际,忽必烈选举了贵由而没有推举自己的哥哥蒙哥,蒙哥很生气,质问忽必烈,忽必烈指出现在他们与贵由的实力还存在差距,如果现在蒙哥当了大汗,在兵力和道义上都会陷入被动,到时候极有可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蒙哥虽然接受了忽必烈的说法,但心中对忽必烈极为不满。在贵由成为大汗之后,肃清了脱列哥那提拔上来的众多废物,稳定了蒙古的时局。不久脱列哥那病倒。另一方面,忽必烈学习汉法,以汉法治汉地,将自己管辖的一片贫瘠之地治理得欣欣向荣。此时,将自己的野心隐藏的很好的李璮也成为忽必烈麾下的一员。
在此过程中,云林一边把忽必烈的消息传给脱列哥那,一边破坏忽必烈和察必的感情,并且设计加害怀孕的察必,察必幸免于难。脱列哥那得知忽必烈实力大增,担心自己死后贵由无力对付拖雷一系,便命云林害死忽必烈。最终云林在紧要关头时放弃,救了忽必烈一命。云林也因此被脱列哥那杀害,最终死在忽必烈怀中。忽必烈一怒之下处死凶手。脱列哥那含恨而终。
贵由早已和钦察汗国的长子拔都产生冲突,忽必烈料到贵由上台之后一定会对拔都加以手段,密会拔都。拔都显然对贵由不放在眼里,忽必烈无奈。果然,在贵由即位的第二年,他借养病之由带足人马西征讨伐拔都。忽必烈得知消息,即刻派人送给拔都密函,拔都听后大怒,便派其弟昔班去侦查情况。结果昔班在一怒之下,和贵由双双倒下。 为了稳定政局,贵由大汗的死被忽必烈隐瞒,说他在养病期间病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