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惯例还是先来段基本介绍”《三十而已》,是 2020 年由张晓波导演,张英姬编剧,江疏影、童瑶、杨玏、毛晓彤等人主演。本剧是上海文化發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以三位三十岁女性视角展开,讲述了都市女性在三十岁这一重要年龄节点时,遭遇到多重压力的故事。
《三十而已》的第一位女性是顾佳,她是令人艳羡的金字塔上层,她把老公从烟花编程师打造成「许总」,也把自己打造成了里外一把手的全职太太。然而当这个家有了入侵者,顾佳没有逃避并面对。王漫妮则是特立独行的叛逆者,深信自己既有颜值又有脑子,永远值得更好的,然而她也有自己的烦恼。最后锺晓芹是标准化的大多数,嫁给事业单位铁饭碗的老公,自己保有一份普通工作,安心做一个平凡妻子。却因写作爱好偶然卖出高价版权,夫妻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一夜之间發生倒置,女强男弱的婚姻瞬间失去了平衡,锺晓芹面临抉择。”
心得 – 下有雷
我一直在思考这部戏该用什麽角度切入去写心得,从三个人各自不同的视角去评断吗?或是以整体方向去写就可以,这其实还蛮两难的。这部戏我觉得最贴近社会大部分人现实生活的是王漫妮这个角色,没有强硬的后台背景与显赫的工作能力,只有草根的努力是优势,她只身到上海希望能够闯出成就,但只能在名牌销售店当柜姐,因为那段时间她的世界只有那间店,所以一心只是想要在那间店裡获得更高的职位与成就。她人生的转折其实不是从他遇见梁正贤开始,而是他愿意花钱升舱等开始。人生必须有舍才有得,才有机会看见更宽广的世界,也间接呼应了剧末她赚了那笔钱后,不再选择当店长而是出国念书再深造的机会。梁正贤虽然是个渣男,但交往过程也的确让她心裡的世界从那间店往外变的更大了点。从那时候她开始往内心去认识自己,不管是回到老家或是最后接受考验去收帐三个月,都是让她能够获得对自我认同的过程,而最终她才下定决心再替自己升一次舱,去国外念书深造以看见更好的自己与更广的世界。
接着是锺晓芹,她跟她老公最开始就是两个没长大的孩子,后来因为小孩的事故与累积的不愉快所以离婚,锺晓芹接着跟比他年纪小的锺晓阳交往,也只是反映她当时的心灵还是小孩。不过最后两个人都在离婚这个打击后开始慢慢变成了大人,也变成了能够为彼此着想的另一半。最后突然来了一手变身畅销作家而身价飞涨,这在当今世界肯定也是有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机会,所以我觉得编剧只是想让她有好的结局而写的,顶多只能说每个人尽量去發展自己的长处,说不定哪天你就能發大财?
最后就是顾佳了,先说一下许幻山真的是智障哈哈哈哈。顾佳是高学历有商业头脑的人设,之前也在外企待过两年,是什么职位不好说,但必须要为她的人设打底,所以没办法只好拿出来说。她本质上就是个商业强人,与许幻山共同努力打造了烟花公司,虽说这间公司没有顾佳不会成功,但没有许幻山也一样不会成功,所以剧情安排顾佳后来通过茶业厂证明的自己的确是一个具有商业头脑的人,这就跟许幻山只懂烟花设计创意不同。
顾佳最后去探监的时候说了「我们俩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也检讨了我自己,的确不都是你的错,也有我错的地方。」从这句话绕回来看这部剧她的人设,她就是位为了达到目的会尽一切方式去完成的人,太太圈就是很好的示范,但这其实是很多聪明且工作能力很强的人会陷进去的坑,以她的角度来说”我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以及这样对你是最好的”,但以对方来说就会感受到许多无形的约束与压力,长久以来会产生自卑感。最难的是她跟许幻山还是同间公司,没办法把工作跟生活完全拆开来,即使她已经当了全职妈妈也是如此。所以当许幻山这人设遇见了林有有这样的人,他会陷进去寻找那一丝的主控权与自由,我可以决定再生产蓝色的烟花,可以在天上打出UU形状的烟花。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合理解释出轨的方式,所以我最前面就说了许幻山是智障,应该说他在本剧除了有艺术天份可以设计出好看的烟花外,其他人设就是智障。不过你们觉得最后他们会离婚吗?虽然剧末是开放结局,但我从探监的对话觉得应该是不会的,从许幻山嘴裡说出我们离婚吧,顾佳说好的那个时间点,他们彼此应该就已经相互原谅了,也许你说为什麽许幻山有资格说原谅顾佳,撇开智障的外遇不谈,可能你只是没有在那样的环境生活过。
老实说三十而已,真的只是而已。剧裡这样的设定比较贴近还相对早婚的内地也没错,所以三十真的只是而已,人生的路也都很长,你永远也不知道会發生什麽。假设剧裡的世界与现实接轨了,那麽王漫妮估计因为疫情念书念到一半逃回上海找工作,梁正贤也只能乖乖留在香港那都去不了,烟花工厂即使没炸也因为游乐园当时关了几个月没生意倒了,所以说担心什麽都想多了,好好想想现在就好。
最后看了整部戏,虽然最有印象的是顾佳最一开始辞退公司裡那个小妹妹,还有打关她小孩家长的那段(直接升格女一),但整部戏笔者觉得导演运镜最好的一段,是烟花厂炸了以后,顾佳跟许幻山在公司的那段谈话,下面提供了这段影片,大家可以细细品味导演这一分半里想用演员与镜头搭配带给观众什麽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