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热播,比出轨、铂金包更现实的是这些社会真相

  这段时间,电视剧《三十而已》着实贡献了一波热度。剧中的主角之一——顾佳和富太太圈错综复杂的关系发展,是许多观众讨论的焦点。

  顾佳,在旁人看来是典型的“人生赢家”。

  她名校毕业,情商高、能力强,和丈夫共同创立了烟花公司,事事妥帖周全。

  一家三口住在豪宅里,用得起限量款名牌服饰和鞋包。

  但精英如她,为了能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帮公司拉到订单缓解危机,也需要费尽周折挤进富太太圈,谋求更多人脉和资源。

  为了能被太太们另眼相看,甚至求得一个在合影中露面的机会,她不惜大费周章,刷爆信用卡额度,也要买到太太们人手一只的限量款爱马仕铂金包。

  更拼的是,她在公司资金吃紧的情况下,也要不惜代价开一间甜品屋,放低身段为富太太们制作甜品,为的就是巩固人脉,换取更多信息资源。

  在这些剧情中,铂金包、富人圈的鄙视链、为了优质生活而展现出的种种野心和手段,贡献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阶级差异”“中产焦虑”等话题。

  但其实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阶级身份的标识与定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

  盖茨比奋斗半生才成为黛西眼中的“富人”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地位消费(status consumption)。

  社会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通过购买地位产品,可以向自己和周围的重要人物进行展示。一个人通过购买和消费自己或他人认为的高地位产品,可以从中获取地位或社会声望”。

  这也是为什么拥有某样东西,就可以进入某个圈子的原因。

  在日本,高跟鞋被认为是女性进入职场的必要配备

  无独有偶,在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的书《我是妈妈,我需要铂金包》里,也讲述了一位中产阶级的妈妈一心为了融入精英妈妈圈层,不得已买了一只象征身份门槛的铂金包的故事。

  对于这种圈子文化,作者也在书中给出了社会学层面的解释:

  “虽然地位低下会带来压力,继承来的高阶地位则带来各式各样的好处;但灵长类动物之间的位阶,其实比众多田野科学家原先的假设更有弹性,并非永远固定不变。……

  在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组群内,位阶在中间的动物,压力反而可能少于最高阶者,因为高处不胜寒,如果不必时时提防被人推翻、不怕有人嫉妒,日子可能更好过”。

  这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处在“人生胜利组”却依然无法停下前进脚步的原因。

  除剧中反映的现象外,其实,人类社会产生的诸多问题,社会学家早已有了深刻的洞察,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疑惑。

  但我们却往往因为不了解社会学而在遇到问题时使自己深陷其中。

  青年作家蒋方舟就提到过我们当下面临的困境:“年轻人被投入社会的游戏,却对身处的环境一无所知,这是当下最常见的残酷,会导致这种情景,是‘大人们’不再相信社会规则”。

  所以,面对社会矛盾和现象,与其视而不见,得过且过,不如从现在开始改变,从社会学入手,了解其背后的本质,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十而已电视剧相关看点

喜欢看 "三十而已" 的人也喜欢: